宜昌首届!8月23日晚开幕!
8月23日至27日,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澳门等地34支合唱团的1400多名演唱者将齐聚宜昌,高张“音乐之帆”,唱响时代强音。
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宴。5天的时间里,2023首届长江合唱大会开幕式音乐会、长江合唱大赛、合唱训练营、长江流域合唱文化艺术发展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展演等在宜昌轮番上演,合唱艺术的魅力将尽情绽放,让世界听见宜昌的声音。
三峡风合唱团
这是一场人民的节日。合唱大会期间,大批市民将走进音乐现场,感受心灵的悸动和生活的层次,正是他们,加厚了“爱乐之城”宜昌的底色和成色。
这也是一次长江文化的交响。位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宜昌,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交汇承载地,也是长江文明的重要部分。首届长江合唱大会势必激起“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般的音乐交响。
以宜昌之名
开启长江合唱大会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峡江千寻,走云连风。”各界这样期待即将上演的长江合唱大会。
今年上半年,合唱大会的各项工作就已启动,并有条不紊地推进。开幕式音乐会将于8月23日晚在宜昌剧院举行。合唱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展演将于8月24日—26日在三峡大学橘颂音乐厅举行。
大赛是本次长江合唱大会的主体,赛事设置童声组(6-12岁)、少年组(12-15岁)、青年组(15-18岁)、成人组(18-49岁)、老年混声组(50岁以上)、老年男声组(50岁以上)、老年女声组(50岁以上)、爵士/流行组、民谣组、人声合唱共10个组别。各组别设置优胜奖、优秀奖、优良奖、参与奖及优秀指挥奖、优秀伴奏奖、组织奖、纪念奖。
“长江合唱音乐厅”在宜昌上线
参赛团队来自十多个省市。北京大学校友合唱团团长李玉霞说,20年前曾到宜昌游三峡、看大坝,为了本次比赛,团员们正加紧排练,期待通过这次活动,看到长江和宜昌的新变化。澳门声乐文化研究协会海之音合唱团领队黄少鸿介绍,将带领40多名队友来宜昌参赛,准备了《党啊亲爱的妈妈》和《追寻》两首参赛曲目,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近距离接触宜昌和长江。
8月24日至8月25日,大会举办期间,以“飞歌宜昌 唱响长江”为主题的长江流域合唱文化艺术发展论坛将同步举行。届时,中央、省、市合唱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歌唱团代表,都将齐聚宜昌,探索合唱艺术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共谋长江流域文化事业发展新篇章。中国合唱协会艺术专家、教授将针对指挥、和声、合唱团组建、运营等方面,与参会各省市知名合唱团代表交流,研讨。
飞瞰宜昌
“长江合唱大会,给合唱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有机会认识湖北、推介宜昌。”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合唱协会副理长陈光辉说。
以音乐之名
打造“爱乐之城”
2011年,美籍音乐家巴纳伯斯来到宜昌,在柏斯音乐集团负责自动演奏钢琴的研发、生产及市场开发。十多年来,巴纳伯斯领略了宜昌山水之美,见证着“宜昌造”钢琴走向世界:“宜昌是长江的重要节点、三峡大坝所在地,也被誉为‘钢琴之城’。这里诞生了首个登上国际大型赛事舞台的中国民族品牌钢琴——长江钢琴,全球生产的每7台钢琴中就有1台是‘宜昌造’,所以我真的很荣幸能来到这里。”
在巴纳伯斯眼里,宜昌是秀美的“水电名城”,更是浪漫的“爱乐之城”。
宜昌滨江生态长廊
“爱乐之城”有着横贯两千年的“爱乐”禀赋。屈原的《九歌》,就是由十余首歌曲组成的大型联曲体套曲曲式,每一乐章有其特定的内容与表演形式,有其相应的节奏与速度,可以说,屈原不但以诗滋养宜昌这块浪漫山水,也以歌开启了宜昌的音乐美学,直至如今。作为宜昌十大文化符号的爱国使者昭君,其怀抱琵琶出塞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可以说一曲琵琶传千古,平沙落雁成绝唱。
宜昌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是其中的大宗,入选国家级非遗的就有宜昌堂调、宜昌丝竹、长江峡江号子、宜昌薅草锣鼓、兴山民歌、长阳山歌、枝江民间吹打乐、土家族打溜子、远安呜音等项目,如果加上音乐元素浓郁的舞蹈和曲艺,就更多了。
近年来,三峡风合唱团、鸽子花、九歌合唱团等众多民间音乐团队迅速崛起,走向世界。合唱爱好者覆盖老、中、青、幼,成为一道璀璨的风景线。
市青少年宫鸽子花童声合唱团
2021年11月,三峡风合唱团无伴奏八声部混声合唱《归去来兮》在比利时斩获VC1最高级别奖项,让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群,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宜昌的美妙合声。“三峡风合唱团一成立,我就加入了,这么多年来,从中收获的不仅是音乐,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市民李晓梅说。
今年以来,一场接一场的演唱会在宜昌先后上演,来自全国的观众亲身体验到宜昌对音乐的热爱。2023“宜昌欢起·海豚音乐节”、宜昌百里荒青燥音乐节、西坝夜市草地音乐节等,日益成为宜昌一张张簇新的音乐名片,观众在激情中悸动,宜昌在音乐中活动四射,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来电”之城。
三峡大学九歌合唱团
首届长江合唱大会的开幕,是宜昌吹响打造“爱乐之城”的新号角。“通过音乐搭建交流平台,传递城市魅力,打造宜昌‘爱乐之城’城市文化品牌新IP,助力宜昌美誉度和影响力再拓展再延伸。”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表示。
以文化之名
助力长江大保护
长江,从雪山走来,自北而南,腾跃于羌藏滇群峰间,又东折入川,接纳巴蜀众川,汇巨流冲决川东绝壁,迎来荆楚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长江流经湖北1061公里,占长江总长度1/6多;长江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长江干流岸线总长近1/4。
可以说,讲好宜昌故事,关键要讲好长江故事;峡江之美,也极大地呼应着宜昌之美。而保护长江,不是宜昌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灯塔广场
8月23日开场的首届长江合唱大会,无疑是关乎长江、关乎长江文明、关乎长江大保护的交响。当天晚上的开幕式,主题合唱音乐会展演为分“长江之水天上来”和“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演奏篇章。前一句诗,化用李白的名篇《将进酒》,后一句诗,是李白写于黄鹤楼的名篇。李白一生四次打卡三峡宜昌,为本届长江合唱大会带来了巨大的灵感。
开幕式音乐会上,将以长江之声为主旋律,以合唱艺术的形式,重新诠释多首经典名曲,让听众从歌声中感受到万里峡江风情。从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茉莉花》《一根竹竿容易弯》,到具有浓厚峡江风情的《六口茶》《哭嫁歌》,直至改编的京剧名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豪迈奋发的《满江红》,编剧别有匠心地契合了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源头,一路劈峡穿山,直至奔流如海的曲折征途。
主题合唱音乐会展演上,《长江之歌》联合团队、湖北满天星合唱团、三峡风合唱团将为观众倾情演绎《长江之歌》,展现省内高水平合唱团队和宜昌合唱团队的风采,可以肯定,现场观众将通过音乐,感受宜昌版“长江三万里”的神奇魅力,感受心灵的悸动。这是对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文化助力,也是伴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宜昌对长江的一次郑重致敬。
为了更好地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合唱团队感受到长江之美,大会组委会特地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夜游长江、三峡大坝和屈原故里行程,让他们沉浸式感受诗画宜昌的独特魅力。
宜昌长江夜游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8月初,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长江文化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展开研讨。
宜昌人才网
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宴。5天的时间里,2023首届长江合唱大会开幕式音乐会、长江合唱大赛、合唱训练营、长江流域合唱文化艺术发展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展演等在宜昌轮番上演,合唱艺术的魅力将尽情绽放,让世界听见宜昌的声音。
三峡风合唱团
这是一场人民的节日。合唱大会期间,大批市民将走进音乐现场,感受心灵的悸动和生活的层次,正是他们,加厚了“爱乐之城”宜昌的底色和成色。
这也是一次长江文化的交响。位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宜昌,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交汇承载地,也是长江文明的重要部分。首届长江合唱大会势必激起“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般的音乐交响。
以宜昌之名
开启长江合唱大会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峡江千寻,走云连风。”各界这样期待即将上演的长江合唱大会。
今年上半年,合唱大会的各项工作就已启动,并有条不紊地推进。开幕式音乐会将于8月23日晚在宜昌剧院举行。合唱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展演将于8月24日—26日在三峡大学橘颂音乐厅举行。
大赛是本次长江合唱大会的主体,赛事设置童声组(6-12岁)、少年组(12-15岁)、青年组(15-18岁)、成人组(18-49岁)、老年混声组(50岁以上)、老年男声组(50岁以上)、老年女声组(50岁以上)、爵士/流行组、民谣组、人声合唱共10个组别。各组别设置优胜奖、优秀奖、优良奖、参与奖及优秀指挥奖、优秀伴奏奖、组织奖、纪念奖。
“长江合唱音乐厅”在宜昌上线
参赛团队来自十多个省市。北京大学校友合唱团团长李玉霞说,20年前曾到宜昌游三峡、看大坝,为了本次比赛,团员们正加紧排练,期待通过这次活动,看到长江和宜昌的新变化。澳门声乐文化研究协会海之音合唱团领队黄少鸿介绍,将带领40多名队友来宜昌参赛,准备了《党啊亲爱的妈妈》和《追寻》两首参赛曲目,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近距离接触宜昌和长江。
8月24日至8月25日,大会举办期间,以“飞歌宜昌 唱响长江”为主题的长江流域合唱文化艺术发展论坛将同步举行。届时,中央、省、市合唱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歌唱团代表,都将齐聚宜昌,探索合唱艺术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共谋长江流域文化事业发展新篇章。中国合唱协会艺术专家、教授将针对指挥、和声、合唱团组建、运营等方面,与参会各省市知名合唱团代表交流,研讨。
飞瞰宜昌
“长江合唱大会,给合唱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有机会认识湖北、推介宜昌。”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合唱协会副理长陈光辉说。
以音乐之名
打造“爱乐之城”
2011年,美籍音乐家巴纳伯斯来到宜昌,在柏斯音乐集团负责自动演奏钢琴的研发、生产及市场开发。十多年来,巴纳伯斯领略了宜昌山水之美,见证着“宜昌造”钢琴走向世界:“宜昌是长江的重要节点、三峡大坝所在地,也被誉为‘钢琴之城’。这里诞生了首个登上国际大型赛事舞台的中国民族品牌钢琴——长江钢琴,全球生产的每7台钢琴中就有1台是‘宜昌造’,所以我真的很荣幸能来到这里。”
在巴纳伯斯眼里,宜昌是秀美的“水电名城”,更是浪漫的“爱乐之城”。
宜昌滨江生态长廊
“爱乐之城”有着横贯两千年的“爱乐”禀赋。屈原的《九歌》,就是由十余首歌曲组成的大型联曲体套曲曲式,每一乐章有其特定的内容与表演形式,有其相应的节奏与速度,可以说,屈原不但以诗滋养宜昌这块浪漫山水,也以歌开启了宜昌的音乐美学,直至如今。作为宜昌十大文化符号的爱国使者昭君,其怀抱琵琶出塞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可以说一曲琵琶传千古,平沙落雁成绝唱。
宜昌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是其中的大宗,入选国家级非遗的就有宜昌堂调、宜昌丝竹、长江峡江号子、宜昌薅草锣鼓、兴山民歌、长阳山歌、枝江民间吹打乐、土家族打溜子、远安呜音等项目,如果加上音乐元素浓郁的舞蹈和曲艺,就更多了。
近年来,三峡风合唱团、鸽子花、九歌合唱团等众多民间音乐团队迅速崛起,走向世界。合唱爱好者覆盖老、中、青、幼,成为一道璀璨的风景线。
市青少年宫鸽子花童声合唱团
2021年11月,三峡风合唱团无伴奏八声部混声合唱《归去来兮》在比利时斩获VC1最高级别奖项,让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群,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宜昌的美妙合声。“三峡风合唱团一成立,我就加入了,这么多年来,从中收获的不仅是音乐,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市民李晓梅说。
今年以来,一场接一场的演唱会在宜昌先后上演,来自全国的观众亲身体验到宜昌对音乐的热爱。2023“宜昌欢起·海豚音乐节”、宜昌百里荒青燥音乐节、西坝夜市草地音乐节等,日益成为宜昌一张张簇新的音乐名片,观众在激情中悸动,宜昌在音乐中活动四射,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来电”之城。
三峡大学九歌合唱团
首届长江合唱大会的开幕,是宜昌吹响打造“爱乐之城”的新号角。“通过音乐搭建交流平台,传递城市魅力,打造宜昌‘爱乐之城’城市文化品牌新IP,助力宜昌美誉度和影响力再拓展再延伸。”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表示。
以文化之名
助力长江大保护
长江,从雪山走来,自北而南,腾跃于羌藏滇群峰间,又东折入川,接纳巴蜀众川,汇巨流冲决川东绝壁,迎来荆楚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长江流经湖北1061公里,占长江总长度1/6多;长江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长江干流岸线总长近1/4。
可以说,讲好宜昌故事,关键要讲好长江故事;峡江之美,也极大地呼应着宜昌之美。而保护长江,不是宜昌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灯塔广场
8月23日开场的首届长江合唱大会,无疑是关乎长江、关乎长江文明、关乎长江大保护的交响。当天晚上的开幕式,主题合唱音乐会展演为分“长江之水天上来”和“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演奏篇章。前一句诗,化用李白的名篇《将进酒》,后一句诗,是李白写于黄鹤楼的名篇。李白一生四次打卡三峡宜昌,为本届长江合唱大会带来了巨大的灵感。
开幕式音乐会上,将以长江之声为主旋律,以合唱艺术的形式,重新诠释多首经典名曲,让听众从歌声中感受到万里峡江风情。从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茉莉花》《一根竹竿容易弯》,到具有浓厚峡江风情的《六口茶》《哭嫁歌》,直至改编的京剧名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豪迈奋发的《满江红》,编剧别有匠心地契合了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源头,一路劈峡穿山,直至奔流如海的曲折征途。
主题合唱音乐会展演上,《长江之歌》联合团队、湖北满天星合唱团、三峡风合唱团将为观众倾情演绎《长江之歌》,展现省内高水平合唱团队和宜昌合唱团队的风采,可以肯定,现场观众将通过音乐,感受宜昌版“长江三万里”的神奇魅力,感受心灵的悸动。这是对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文化助力,也是伴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宜昌对长江的一次郑重致敬。
为了更好地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合唱团队感受到长江之美,大会组委会特地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夜游长江、三峡大坝和屈原故里行程,让他们沉浸式感受诗画宜昌的独特魅力。
宜昌长江夜游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8月初,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探索与展望”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长江文化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展开研讨。
“长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应该在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做到有依托、有味道的长江文化建设。”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郝国胜如是说。2023首届长江合唱大会,诚是长江大保护主题的一次音乐行动。
宜昌人才网
上一条:
宜昌楚能,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