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宜昌市西陵区探索打造“民企法律之家”
日期:2023-07-25 浏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工商联依托“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商协会组织网络,持续推动法律资源下沉,积极传递法治温度,打造“民企法律之家”,使之成为经营主体法治宣传课堂、法治实践基地、维权服务驿站、排忧解困窗口。

强化资源供给

集成法治服务到“门口”

西陵区工商联整合司法资源,在商协会、社区“蜂巢”集成一站式法律援助、智慧式法治宣传、亲民式法律咨询、清单式法律服务等功能,真正把法律服务送到经营主体门口。

建立联系包保服务机制。开展“法律服务进商会、助微扶小”活动,西陵区工商联配备106名法律顾问,建立“周通话、月体检、季会诊”制度。免费开展“法治培训、法治体检、法治纾困”三大行动,累计为西陵区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3000件次。接待法律援助咨询862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0件。

搭建多元纠纷处理平台。西陵区工商联建立人民调解引导员制度,提高涉企矛盾纠纷预警能力。建立1名人民调解员+1名专业律师+其他专业人员等“1+1+N”联合调解模式,完善分级预警、分类处置、多层化解机制。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0多件,调解成功率99%以上。

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创新警务顾问、共享法庭机制,西陵区172名公安民警、党员干警入驻商协会和社区“蜂巢”,设立12个法官工作站(室),开展防诈宣传、旁听庭审、公众开放日等活动242场次。涉企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五优先”原则,快立快审快执涉企案件4848件,为企业追回债权近1.63亿元,涉企执行案款平均发放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

优化活动载体

传递法治温度到“心口”

西陵区工商联着力于提升“民企法律之家”服务功能。

点单式普法。做实“法律六进”“万所联万会”“法促发展”等活动,西陵区工商联开展“企业法律风险及司法需求”专题调研,收集会员企业学法需求,提供“点单式”精准普法。组织209名法律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在各级商协会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50余场次。

说理式执法。西陵区税务局将说理式执法贯穿税务执法全过程,推出“预后诊疗+跟踪回访+集中辅导”延伸服务,帮助规范涉税处理。说理式执法获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命名。

自觉式守法。西陵区法院通过审判执行案件数据与网格化数据共享对接,将失信建议纳入宜昌市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实行积分管理,形成失信惩戒社会合力,精准查询“失踪”当事人682人次,为经营主体执行到位5628万元。该经验在湖北省被广泛复制推广。积极引导商协会建立会员诚信档案,依法制定完善行规行约,健全商协会信用评价、行业失信惩戒和“黑名单”等行业自律制度,促进成员间依法经营、公平竞争。

深化法治体验

集聚法治资源到“端口”

在西陵区,经营主体已实现法律资源足不出户、扫码可得、一键联通,法治体验感更强。

打造知法“微平台”。西陵区依托“宜律帮”“西陵长安”“西陵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构建新媒体普法多元矩阵,打造企业家指尖普法平台,及时宣传推送法律法规和惠企政策,提供“淘宝式”法律服务,涉法问题30秒内律师抢单实时解答,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上线学法“云课堂”。西陵区积极打造“格格说法”普法品牌,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集体称号。建成宜昌市首个普法新媒体工作室“西陵法治云客厅”抖音号,涌现出“米凹律师”等一批普法“网红”、创作出一系列新媒体普法作品、开展多场次法治直播活动。有效解决律师资源不足、服务资源难以全面覆盖等问题,打通法律护航民企发展的“最后一米”。

推广用法“掌中宝”。西陵区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2019年挂牌成立。同时,西陵区推广使用“联企e站”,将注册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通过“蜂巢”管家、蜂巢小蜜“扫街扫楼”,手把手指导经营主体熟练掌握诉求反映、融资服务、产品推介等应用,目前累计注册经营主体16381户,其中企业5169户。



















宜昌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