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宜昌将建一座“特殊医院”
日期:2022-11-04 浏览
11月3日,记者获悉

宜昌正在建一座“特殊医院”

——宜昌中华鲟救治救护中心

建成后能及时有效救治长江珍稀鱼类


项目位于点军区艾家镇

由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建设

将建成观察池、救治池、康复池等

项目负责人林枫介绍

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

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预计今年12月底建成

以后市民若发现长江中伤“鱼”、病“鱼”

都可以送往中心救治

而在宜昌

就有这么一群人正在努力学习

系统地、科学地守护长江精灵们

巡 江

巡查长江的生态环境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设立于2019年

在长江宜昌段江边

常常能看到他们巡查的身影

巡查并不是简单地在长江两边走走看看

而是一项体力加技术活

巡查人员需要巡查的是有关

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排污、垃圾、违建、畜牧养殖等


有时,在江边遇到不明的污水流出

他们还要进行取样

带回去给专业部门进行检测

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治

如今,他们在巡查中加入了不少科技力量

比如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等

但是为把江边的问题查看清楚

队员们经常得靠步行巡江


放 流

长江里的大鱼小鱼变多了

10月25日,宜昌市灯塔广场江边

666尾中华鲟伴着“回家咯”的祝福声

回归长江的怀抱

与以往有些不同是的

这些刚满1周岁的中华鲟

身上被植入了PIT(无线射频识别)芯片

以后与它们再“相会”时

工作人员只需手持一个扫码器轻轻一扫

就能得到每条鱼独有的“身份证号”

查询到它们的出生年份

鱼苗批次等详细信息


“为什么要往江里放流中华鲟和小鱼呢?”

保护区管理处的副主任伍遇普

时常带着女儿参加放流活动

给女儿讲鲟鱼宝宝回家的故事

放流,就是促进中华鲟

恢复野外种群的希望所在

面对孩子的提问,伍遇普解释

鱼儿也是长江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小鱼多了,生物的种群变大

长江生态会变得更好


长江宜昌段人豚同游。吴延陵 摄

救 治

提高野生动物的存活率

“今年4月26日

我们救治了一条中华鲟

是近十年来发现的唯一的

野生中华鲟,非常难得。”

一说起在宜都市江边发现的受伤中华鲟

向浩是一脸痛心

向浩是一名宜昌人

之前在武汉的长江水产研究所工作

2019年他报名参加了

保护区管理处的招考

回到了家乡

宜昌的江豚摄影师、志愿者

常常提供鱼类的救助消息

但是仅仅靠他们是不够的

向浩希望江边沿线多布测一些监控设备

这样就能早点发现

受伤的江豚、中华鲟

大大提高救治率


“我跟中华鲟是有感情的。”

94年的研究生蔡志宇

跟向浩一起加入了保护区管理处

他也是水生生物保护方面的专业人士

2020年底,蔡志宇在伍家岗区

参与救助了一条体长约1.5米的

人工放流的搁浅中华鲟

他和现场的民警跳进寒冷的江水里

将中华鲟一点点的挪到了深水区。

回到江边,蔡志宇一回头

竟看到那头中华鲟又游了回来

转了好几圈才离开

好像在给他们道谢

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我的工作有趣且有意义


蔡志宇(左)、伍遇普(中)、向浩(右)

宜昌中华鲟保护区江段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中华鲟产卵场,同时也是长江江豚、胭脂鱼等大量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繁殖地,对长江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管理处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他们有一个同样的梦想

那就是希望通过努力

看到越来越多的小江豚在保护区出生

中华鲟种群能再次得到恢复

『 小布福利 』

评论区留言分享

你见过哪些珍稀动植物?

你和它们有哪些故事?

……

留言点赞排名靠前的30位

每人将获得

宜昌发布专属定制款口罩

















宜昌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