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一“网”情深润民心
日期:2021-07-06 浏览

社区网格员的阵地永远在一线,他们是群众的贴心人,是直接面对群众的服务人员,是进行具体服务工作的基本力量。去年以来,枝江市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快补齐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短板,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促进社区网格员及时转达民情,有效解决民情,帮助政府完成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促进家园和谐。

“三个一”服务零距离

周金,马家店街道七口堰社区一名普通网格员,他细心、耐心、贴心,热情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赢得社区居民交口称赞。

周金是去年枝江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81名社区工作者中的一员,他所在的网格由3个杂居小区和7条巷道组成,流动人口多、商铺多。他主动放弃周末和晚上的休息时间,熟悉网格环境和基本情况,错时上门入户采集居民信息。小网格有大担当,短短半年时间,他靠一支笔、一双腿、一张嘴,练就了一身解决问题的“本领”,赢得了居民“芳心”,现在居民有事情需要帮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除了一日双巡,周金还通过“宜格微治理”居民微信群在线收集社情民意,一旦居民有诉求第一时间便可轻松找到他,这样就能及时解决问题。

“做好一名网格员没有捷径,靠的是脚踏实地、坚持和耐心。”居民的事无小事,在工作中,周金宁可自己多跑腿、多流汗,也要让群众零距离体验到网格员的贴心服务。

啥事都管的小巷“管家”

陈蓉2012年就到社区工作,是一名资深社区工作者。她负责的网格是清滩堰社区棉纺小区,该小区是20年的老旧小区,伴随近两年房屋出租的增加,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小区违建多、卫生差、交通乱、菜园滥,管理难度不小。

为了改善小区居民居住条件,2019年8月底,棉纺小区285处共计5000多平方米违章建筑拆除工作全面推开,陈蓉参与其中的绝大多数拆违工作。

李瑜(化名)是老棉纺厂职工。前些年,儿子和孙子先后遭遇车祸离世,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贴补家用,她挨着自家住房违章搭建了一间门面房,出租给他人开面馆。

面馆每年能给李瑜增加一定收入,但是油烟和噪音严重影响了楼栋的居住环境,被纳入社区改造的拆违范围。刚听说要拆自家门面房后,李瑜很激动,甚至一度威胁网格员。

面对李瑜的不理解,陈蓉多次上门沟通。送达通知书的过程中,陈蓉通过下沉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多方谋划,帮助李瑜解决生活困难,发动群众为其捐款,消除她的抵触心理。

改造后的棉纺小区,道路黑化、绿植靓丽,健康步道、新给排水系统和崭新的路灯全部上岗,过去那个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其中有“陈蓉”们的功劳。

社区居民的“守护人”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心都是肉长的,群众都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在老社区网格员李长城看来,干好网格工作窍门就是与居民将心比心。

李长城负责的小区是清滩堰社区雪花小区,身为网格员,他的脚步遍布小区的各个角落。每日两巡之后,他会自行梳理小区里的大小事务。他的微信步数常过一万,是社区居民的“守护人”。

面对国外疫情形势严峻,清滩堰社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对境外返枝人员“打起十二分精神”。

今年上半年,李长城在一次巡查中发现一名陌生大姐进入雪花小区。李长城把陌生大姐引到小区的居民说事广场,和这位大姐攀谈起来。大姐叫郑维(化名),一直在澳门务工,为了照顾今年在枝江参加高考的儿子,特地从澳门返枝。她刚回枝江,暂住在雪花小区一朋友家里。李长城通过手机平台确认了郑维的核酸检测结果,然后详细向郑维介绍了疫情防控的一些要求。

“虽然群众生活已经回归正常,但是疫情防控还远没到能够放松的时候。”李长城在对待日常巡查、入户排查、信息核对、人员登记等工作的问题上仍然一丝不苟。

细微真心“网”真情

网格员日常采集的信息,就是汇聚成大数据最重要的数据基础,这是每一位基层网格员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坚守。

赵小禾是今年刚进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轻一员,负责杨家垱社区原枝江一中教师宿舍小区143户、11个门面房以及周边若干散居住户的日常网格管理工作。

赵小禾坚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在日常信息采集过程中,她努力做到“礼、细、诚、信”这四个字。即入户敲门“礼”字当先,信息采集“细”致周全,带着“诚”心为民服务,取“信”于民乐于奉献。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巡查自己所负责的片区,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未经登记的流动人员出入;查看小区环境卫生状况,垃圾是否日产日清。

通过巡查,她每天都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做。

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宿舍小区下水道堵塞,由于没有物业公司,一时没能联系到维修人员。赵小禾及时进行协调,在社区志愿者和下沉党员的协助下,当天就完成了下水道疏通作业。

在她心中,居民的事都是大事,无论有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去解决 ,力争解决到最好。居民满意了,才不辜负社区网格员的称号。

网格点滴暖民心

马家店街道沱江社区是一个新拆分出来的社区,毕思凡作为一名刚入职的社区网格员,在社区中承担着两个杂居小区和若干巷道的服务工作。

罗冲巷是毕思凡网格内的一条小巷,民房沿着巷道两侧依次分布。这里没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管理,很多基础物业服务职能需居民自助解决。

居民李奶奶隔壁出租屋内的租客常年将垃圾扔到老人家楼顶,楼顶垃圾几乎堆成一座小山。李奶奶老伴儿去世多年,女儿常年在外打工,无力清扫楼顶垃圾,她饱受环境卫生脏乱之苦。

毕思凡到罗冲巷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与工人一起对李奶奶楼顶陈年堆积物进行集中清理,在烈日之下用实际行动为扮靓家园付出辛劳与汗水。

毕思凡爬上楼顶帮老人这件事在罗冲巷传开以后,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群众合力对环境乱象进行清理,做到卫生清洁全覆盖、清扫无死角,彻底改变了罗冲巷环境。过去对网格员说话难听、信息难采的现象也全都变成了“过去式”。

毕思凡说,整洁、美观的生活空间可以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再苦再累,也必须不折不扣地做下去。

居民的贴心“小棉袄”

“小谭赶紧来我家休息休息,天气这么热,我给你倒杯水。”刚走进丹阳馨居小区2期1号楼楼道,居民李绪秀就招呼网格员谭家英了。

说起和李阿姨的相识,谭家英回忆,刚接手时,知道李阿姨和老伴退休不久,子女工作忙,无暇照顾老人,两老不会用智能手机,社区很多信息不能及时看到,因此每次巡查都会特别注意两老的情况。

今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推进到李阿姨所在的余家溪社区,谭家英利用社区巡查的机会上门宣传。刚开始老人对疫苗效用心存芥蒂,连续几次推脱,谭家英不急不恼。每次社区领到疫苗接种号牌,她都会先帮老人预留一会儿。一来二去,李阿姨和老伴逐渐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欣然到社区领取注射号牌,接种了疫苗。

“感谢小谭一直惦记着我们,有‘格格’真好。”久而久之,李阿姨渐渐把谭家英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

日常巡查期间,谭家英特别关心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端午节期间,社区组织老年居民体检,谭家英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提醒老年人体检前要空腹,还和其他“格格”一起为前来体检的老年人准备了可口的粽子。

说起谭家英对老年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余家溪社区六号网格居住的老人们无不动容,而这些对于谭家英来说都只是工作中的小事。















宜昌人才网